<track id="65ewd"><span id="65ewd"></span></track>

    1. <tbody id="65ewd"></tbody><tbody id="65ewd"><div id="65ewd"><address id="65ewd"></address></div></tbody>

    2. 咨詢熱線:400-1500-108
      德國工業質量解決方案百年品牌

      熱門關鍵詞:三坐標工業CT蔡司測針

      聯系我們

      400-1500-108

      電話:0512-50369657

      傳真:0512-57566118

      郵箱:zeiss.sale@yosoar.com

      地址:昆山市春暉路嘉裕廣場1幢1001室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內新聞

      培養智能制造新興企業“隱形冠軍”

      來源: 瀏覽: 發布日期:2016-11-11 17:04:55

      智能制造不只是智能生產。工廠如何改造生產過程,只是智能制造的一部分。智能制造其實是一個系統,用智能設備通過智能生產方式來制造智能產品,并為用戶提供智能服務,涵蓋制造的全鏈條。

      當下,我國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加上能源、融資、物流等其他成本,我國制造業成本直逼美國。在金融危機后,國內外需求趨于疲軟,競爭更加激烈。這種條件下,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加快生產速度,對智能制造的需求自然就產生了。

      智能制造

      除了企業本身的基礎之外,支撐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的外部支持不夠,成為當前我國智能制造發展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加大政策支持,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智能化改造方案、充分利用金融政策以及加強人才培養等手段,有利于引導推動中小企業智能化轉型。

      搭建智能制造開發平臺

      對于中小型制造業企業來說,買不起智能化改造所需的軟件系統,是大的挑戰。一套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動輒幾百萬,貴的上千萬,而一個中小企業年銷售額可能也才幾千萬,利潤才幾百萬,遠遠負擔不起。

      美國、德國的做法或許可以借鑒:為中小企業搭建智能制造的開發平臺,降低企業應用軟件系統的成本,讓企業能夠用得起、用得上。該平臺相當于云服務或者云制造,上面有全套的軟件系統。小企業需要時,只要從云平臺上下載,根據使用時間等標準付費。西門子的工業云MindSphereGEPredix平臺都有此服務。

      據悉,浙江已經有企業在做,他們將ERP軟件系統、MES軟件系統等工具放在云平臺上,供中小企業付費下載使用。這是中小企業實現智能化比較實際的路線,能滿足經濟可行性。

      中國制造

      不過,從全國層面來考慮,這樣的平臺建設還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在探索這種模式的過程中,要為攻關一些共性的關鍵技術問題和平臺搭建提供財政支持。之后,再由具體的運營商來運作平臺,從中探索出比較好的商業模式,保證平臺能順利運轉。

      對于那些入選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的大企業來說,云平臺并不是什么大問題,它們可以自行或者與其他互聯網企業合作來開發云平臺。

      弱者扶持,者示范。但示范項目似乎忽視了一個問題:試點申報的解決方案里的關鍵技術和設備是否由國內自主品牌提供?要知道,如果在推進智能制造進程中,我國智能制造裝備無法實現自主可控,那么,智能制造轉型所帶來的廣闊市場,很可能出現外國裝備成為主流、中國企業逐漸邊緣化的局面。

      以機器人為例,據德國機械設備制造協會的統計,2015年德國機器人與自動化行業122億歐元的營業額中,11%由中國市場貢獻。也就是說,去年光德國就向中國出口了近百億元人民幣的機器人相關的自動化技術,這還不包括軟件系統和解決方案。

      不可逾越的自動化階段

      怎么辦?通過智能制造培育新興產業,一方面,打造自己的“隱形冠軍”,在傳感器、儀器儀表等智能硬件域培育自主品牌。有些企業采購了國際軍大企業的設備后發現,無法自行采集數據,更遑論利用數據來化生產。同時,這也是為了企業的數據安全考慮,還能帶動就業。

      另一方面,還要提高工業控制系統、工程設計軟件等軟件系統的實力,終能夠為企業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在這方面,中國制造業企業可以像西門子、GE那樣,并購一批軟件企業,或者和國內的互聯網企業合作,一起開發系統的解決方案。

      同時,在熱議“工業4.0”、“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等新概念名詞時,不要忘了工業自動化。這種擔憂源于對我國制造業目前所處階段的判斷。德國制造業基本實現了工業自動化,在雄厚的硬件設備研制開發基礎上,提出了工業4.0的發展思路。美國則早已奠定了硬件設備研制開發的扎實基礎,并在軟件系統域獲得了超前勢,進而提出了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理念。但反觀我國制造業總體上仍處于電氣化普及、自動化推廣、智能化示范的階段。

      和全球尖企業相比,我國制造業企業益生產、工藝技術、科學管理、產品質量等方面仍亟待大幅提升。70%以上的核心零部件/元器件及關鍵智能裝備還依賴進口;A支撐能力薄弱,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較低,而且尚未形成適應發展智能制造需要的人才隊伍。

      細數過去各國工業文明的發展規律可以發現,從機械化、電氣化再到自動化,即使通過政策支持、開放合作或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等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縮短某個階段的時間,但即使縮短時間再多,各個階段也都是不可逾越的。

      因此,這一客觀規律決定了基本實現電氣化的中國,經過自動化階段,才能正式進入以智能化為代表的工業4.0時代,也才能實現兩化深度融合。

      在加快推進智能制造等發展理念的同時,須針對中國工業的發展基礎與實際情況,更著重強調推動工業自動化的發展,做好電氣化普及、自動化推廣、智能化示范工作,防止“工業思想大躍進”。

      久久精品国产96精品亚洲
      <track id="65ewd"><span id="65ewd"></span></track>

      1. <tbody id="65ewd"></tbody><tbody id="65ewd"><div id="65ewd"><address id="65ewd"></address></div></tbody>